光明时评: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职业
发布时间:2021-01-20 11:10:00
文章来源:互联网
访问次数:
作者:姜奇平
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职业,可能疫情后变成人们紧迫思考的问题了。随着人工智能发展,一个又一个原来由人承担的工作,被机器替代。阿尔法狗干了围棋冠军的活儿,微软的小冰干了诗人的活儿,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干了司机的活儿,方太无人超市干了售货员的活儿……,传统职业变得不再安全。人们不禁要问,将来还有哪些职业,是机器难以替代,因而是相对安全的?
判断这个问题,不能靠瞎猜,而需要一个思考框架。作为一个学术问题,这个问背后的问题是:人工智能擅长作什么,不擅长作什么。人擅长作什么,不擅长作什么。搞清楚人与机器各自所长、所短,这个问题自然就有答案了。
首先,涉及人工智能的本质,要参考人工智能权威的看法来判断。这里推荐2011年图灵奖获得者朱迪亚珀尔与达纳麦肯齐合著的《为什么:关于因果关系的新科学》。其中提出了一个理解人工智能能力本质的简单框架,这就是因果推断框架。2014年9月3日,珀尔教授在旧金山给笔者讲了一下午因果推断,笔者记下的一句话,可以概括这本书的主线:“从巴比伦思维到雅典思维的问题。”因果推断在讲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。通俗地讲,相关关系对应归纳(休谟经验论,所谓巴比伦思维),因果关系对应演绎(莱布尼茨理性论,所谓雅典思维)。珀尔反对现在一些人只讲相关关系,不讲因果关系。认为人工智能只有通过建模将相关上升到因果,才能通过推断解决问题。
对应到职业上,这意味着,找不到规律的事(只有相关没有因果的事)更适合由人来完成;而找得到规律的事(从相关可以推断出因果的事)可以由机器替代。更简化地说,凡是建不了模的工作,机器都代替不了人。举例来说,有些人购物没准儿,建模往往套不牢他们,所以为这些消费者服务的事就适合由人来干。
其次,涉及职业的本质,要参考职业问题权威的看法来判断。这里推荐斯科特佩奇的《多样性红利》。其中也提出了一个超简的判断框架:“多样性优于能力”。全书的“多样性”,都可替换为臭皮匠(或人);“能力”,都可替代为诸葛亮(或人工智能)。臭皮匠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稳赢诸葛亮,或者说,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稳赢人工智能。其实条件很简单:凡是人算不如天算的,都不适合人工智能(诸葛亮)。相反,凡是人算算得清的,都不适合臭皮匠。显然,人工智能这个“诸葛亮”之所以显得很能,全在于会算,如果他算不清楚,自然就得投降。什么是算不清楚的呢?按佩奇院士理论,就是复杂性程度超过算力的事务。举例来说,股市、生态多样性,还有,婚恋,等等。
第三,涉及人工智能与职业的关系,要参考这方面专家的看法。这里推荐马华兴、王鹏著的《做出好选择》。其中提出了一个将人工智能与职业联系起来的判断框架。这个框架把工作分为程序型工作和探索型工作。程序型工作,对应珀尔院士说的可建模发现因果关系的事情,对应佩奇院士说的“能力”型工作;探索型工作,对应珀尔院士说的只有相关关系无法建模的事情,对应佩奇院士说的“多样性”型工作。《做出好选择》认为,从事探索型工作是未来的方向。这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职业。书中归纳了三种有前途的探索型工作:社交类工作、设计类工作、经验类工作。
不过,如果理解了人工智能的原理与职业的原理,安全职业可以不只这三类,而可无限增加。比如,网络文艺,全行业符合佩奇院士说的“多样性”标准,作品只要一重样,就会被判抄袭。其中包括网络文学、网络音乐、网络视频、网络音频等十多个职业,进而由产品内容化、体验化,乘上365行进一步派生数千职业,如直播带货、孩子打针专用动画片等等;又比如,网络娱乐,细分为体育、游戏、博彩等具有人算不如天算特征的成百上千种的职业,……无穷无尽,总之只要与人的情感(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)沾边,都适合人而不适合人工智能。真正的问题反倒可能是,安全职业多得数也数不过来,逼得人工智能还要再努力一些,才能把人手腾出来,有机会去尽情发挥。
(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)
《光明时评: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职业》更新于时间:2021-01-20 11:10:00;由本站小编进行发布,目前浏览的小伙伴达到,感谢你们的支持,后期福利社小编会继续为大家更新更多相关的文章,希望广大网友多多关注福利社工作心得栏目,如果觉得本站不错,那就给我们一个分享的支持吧!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lis.net/zxdq/ai/5640.html


- 1今日大年初一!为什么牛年只有354天?快来get这些知识点
- 2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春节贺词
- 3周杰伦六登春晚,隔空演唱《莫吉托》,网友:我们的青春又回来了
- 42021全球华侨华人春晚创新“云团聚” 聚焦华人抗疫故事讲述“中华爱”
- 5美媒:拜登称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正在超越美国
- 6英国首相约翰逊恭贺新春
- 7五年级作文:卖甘蔗的老爷爷
- 8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不适用当下,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再催婚
- 9央视春晚直播受众规模11.4亿人,新媒体同比增5.48亿次
- 10@湖北人 钟南山、张伯礼、张定宇给您拜年了!
- 11西班牙著名F1赛车手阿隆索在瑞士遭遇交通事故
- 12美国叫停微信海外版禁令
- 13聚焦春晚|“李思思口红色号”连续三年登顶热搜,网友:在线等,挺急的
- 14北京台春晚节目单出炉,王源、迪丽热巴节目公布
- 15除夕夜:江西一网吧老板给顾客发红包;网友:活该你发财!
- 16江苏锦鲤拒领百万年货大奖,只留下了给孩子的黄冈密卷等奖品
- 17武契奇为你读诗:送给伟大的中国朋友
- 18李宇春亮相春晚一键变装18套华服
- 19星女郎林允自曝恋情!小号发文称与颜人中恋爱,工作室正面回应
- 1男子买下上海6栋别墅 20年后想起入住傻眼:4栋住了陌生人
- 2微博妹纸推荐:满脑子胸
- 3湾湾SWAG主播“吴梦梦”下海拍电影了
- 4菊苣栀子茶的功效与作用
- 5微博文章:松下纱荣子
- 6怀孕能喝菊花茶吗
- 7七个妙方巧去口臭
- 8小米人工智能高管专访:小爱同学5.0 建立家人之间的情感连接
- 9AM与AI相遇:如何实现更智能的制造
- 10AI时代下的数字+智能支付新趋势
- 112021,人工智能还会“火”吗?
- 12阿里巴巴:8亿消费者人均调用AI达2万次
- 13清华教授李稻葵:人工智能势必在不久的将来,取代一大批人的工作
- 14无修日漫《异种族风俗娘评鉴指南》
- 15枸杞泡水的功效与作用
- 16碰碰香的禁忌和功效
- 17吃橘子会胖吗
- 18必利劲的功效与作用
- 19什么是人工智能?人工智能:炒作还是希望